首页 资讯 正文

种瓜如养娃 北京“瓜王”藏着“技术密码”

体育正文 215 0

种瓜如养娃 北京“瓜王”藏着“技术密码”

种瓜如养娃 北京“瓜王”藏着“技术密码”

蝉鸣渐起时(shí),夏日餐桌的(de)“顶流担当”西瓜(xīguā)再次(zàicì)成为市民果篮里的主角。日前,在北京地区头茬西瓜即将进入高峰前夕,一年一度的大兴西瓜节擂台赛打响,来自全国各地的1200余瓜品在京争霸“瓜王(guāwáng)”。5月24日,大兴区庞各庄(pánggèzhuāng)镇瓜农谢政江(xièzhèngjiāng)种植的195.5斤“巨无霸”西瓜刷新历届擂台赛重量纪录,新晋“瓜王”。与此同时,来自上海(shànghǎi)、河南、内蒙古等地的种植户,分别以中型西瓜、小型西瓜、甜瓜等品类摘得各组别“瓜王”,西瓜产业也早已从“以大为尊”转向“多元争霸”。 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5月24日,在大兴西瓜节擂台赛上,谢政江(xièzhèngjiāng)种植的(de)195.5斤的西瓜荣获“瓜王”称号。图为观众和“瓜王”合影。新京报(jīngbào)记者 李木易 摄 14年时间,瓜王增重2.7倍(bèi) 在(zài)擂台赛上,单瓜重量(zhòngliàng)达到近200斤的重量组瓜王,最引人瞩目,其个头最大、分量最重。再次看到自己种植的西瓜夺冠,谢政江(xièzhèngjiāng)并不感到意外。作为种瓜的老把式,这是谢政江参赛(cānsài)的第七个(dìqīgè)年头。参加西瓜擂台赛以来,谢政江种出的西瓜“体重”已经翻了一番,从第一年的90斤涨(zhǎng)到了190多斤,谢政江在2020年、2021年、2022年和2024年都种出了“瓜王”。 今年一开春,谢政江早早为西瓜的种(zhǒng)植留出空间,在2月9日这一天,种下了42棵西瓜种苗(zhǒngmiáo),京欣8号是每年的瓜王的种子选手,今年也不例外(lìwài),谢政江依旧选择京欣8号精心培育。“要想西瓜长得大,种植过程中需要充足(chōngzú)的水肥和光照。”自打瓜王种苗种下去后,谢政江需要时时关注西瓜生长的湿度、温度和光照,“种西瓜就像养(yǎng)孩子,一点不能松懈,每天(měitiān)都要到瓜棚里看两三趟。” 现场,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宫国义(gōngguóyì)介绍,四个多月时间,尤其是(shì)在(zài)早春低温的条件下,瓜王能长这么大,主要还是依靠种植技术,今年瓜王的重量还打破了历史纪录。 在37年的西瓜擂台赛上,“瓜王”的重量已经发生了巨变。大兴(dàxīng)区农业(nóngyè)技术推广站芦金生在第36届大兴西瓜节上向记者介绍(jièshào),早期,农户会挑选自家瓜田里最大的西瓜前来打擂台(dǎlèitái),当时30多公斤的西瓜就能获得“瓜王”称号(2011年瓜王重36公斤);如今,瓜王的重量已经翻了几番,瓜王需要(xūyào)经过品种选育、栽培技术持续革新等,才能(cáinéng)培育而成。 种出“瓜王”确实(quèshí)离不开果农的细心种植,此前获得(huòdé)两届“瓜王”的庞各庄镇瓜农李铁军,曾为种出“瓜王”花过不少心思,在瓜王的种苗(zhǒngmiáo)上,选择和南瓜嫁接的大型西瓜品种,为瓜王留出占地1亩的专用温室,在定植前,李铁军还会在棚内(péngnèi)开沟,用一层有机肥一层土填沟,以此让西瓜扎根吸收更多(duō)养分。李铁军说,在瓜王的种植上,生长期要充足的水肥支持,甚至一棵瓜苗就要(jiùyào)上万元的肥料。 “小而美”崛起,多地(duōdì)“瓜王”各异 相比大块头的“瓜王”,小个头的“瓜王”,种起来(qǐlái)也非(fēi)易事。宫国义表示,近年来(jìnniánlái),随着市场的发展,西瓜(xīguā)发展方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从原来追求个头大、产量高,转向了小型化(xiǎoxínghuà)、高品质。为了顺应西瓜市场的变革,西瓜擂台赛前些年,加入了多组别瓜王评选(píngxuǎn),中型西瓜综合组、小型西瓜综合组、甜瓜综合组、新品种奖、创意西瓜奖等奖项。 在(zài)今年的(de)西瓜擂台赛上,除了(le)谢政江,来(lái)自上海、河南(hénán)、内蒙古等地的农户也凭借(píngjiè)“瓜王”赢得2万元奖金。其中,糖度13、个头三四斤的中禹91,获得了小型西瓜综合组的“瓜王”称号,这是来自河南商丘夏邑县(xiàyìxiàn)的农户彭磊种植出的西瓜。四年前,彭磊决定返乡创业,由于家乡(jiāxiāng)夏邑县,地处黄河故道,含沙富硒的特殊土壤,土壤条件适宜种瓜,于是便在家乡种植了500多亩西瓜。为了种出好瓜,彭磊采用了当地农业技术部门推广的“三棚四膜”栽培技术,这是一种通过多层覆盖,来提高地温和促进作物生长的农业技术,在西瓜种植区域覆盖地膜、小拱棚、中拱棚和一层大拱棚,形成“三棚四膜”的覆盖模式,由此实现(shíxiàn)了西瓜的提早上市。眼下北方西瓜刚上市不久,彭磊种植的头茬西瓜已经卖完(wán)(màiwán),参赛的西瓜是他特意保留下来的。打(dǎ)完擂台赛,彭磊急忙赶回家,着手第二批西瓜的种植生产。 自从发现酸奶甜瓜品种后,王波在(zài)全国各地试种寻找种植地。经过在山东、内蒙古、云南、海南等地的试种,王波发现,甜瓜生长(shēngzhǎng)季四五月,是(shì)北方地区(dìqū)的温差较大(dà)的时节,“其中内蒙古通辽地区温差大,当地是沙土地,渗水性更好,非常适合酸奶甜瓜的生长。”获得“瓜王”称号后,王波也有了更多的动力。他说,园区明年将(jiāng)正式发力,带动开鲁县全县更大范围种植酸奶甜瓜。 在西瓜擂台赛上,涌现出的“瓜王”强在哪里?巨瓜(jùguā)好吃吗?重量有上限吗?西瓜该怎么挑?……为解答西瓜的相关疑问,记者采访到国家蔬菜工程技术(gōngchéngjìshù)研究中心主任、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许勇,他(tā)也是我国西甜瓜(xītiánguā)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。 新京报:目前,市场上西瓜不再追求大而优,但西瓜擂台赛每年(měinián)评选大个头的“瓜王”,这是出于什么考虑(kǎolǜ)? 许勇:西瓜作为农产品,首先要满足人类的基本(jīběn)需求,先有数量,才是质量,把瓜种大,本身(běnshēn)它就是追求农产品安全供给的重要方面。与此同时,把瓜种大需要一系列的配套(pèitào)的技术才能够做到,离不开瓜农(guānóng)掌握品种选择、栽培技术、水肥管理、光温调控等一系列种瓜技术,而(ér)这些技术能够让瓜种得(dé)很大,也可以(kěyǐ)应用推广到其他类型的品类生产上。从观光休闲农业的角度出发,评选“瓜王”也可以营造出一个消费热点。 新京报:“瓜王”的(de)重量会有尽头吗?“超重(chāozhòng)”的西瓜好吃不?通常这种大型西瓜用来做什么? 许勇:就目前北京的生产条件来看,“瓜王(guāwáng)”的重量还会再(zài)增加,但后续的增加会无限接近最高值,不太可能再出现大幅度的跨越。 在口感(kǒugǎn)上,这种超大西瓜和小西瓜是没法比的,西瓜长大后,口感品质(pǐnzhì)将会改变,特别是含糖量和小西瓜有较大差距,物质的能量是守恒的,西瓜的体积重量大了,它(tā)的养分积累(jīlěi)就会少,这也是物质代谢积累的结果。 评选出的“瓜王”一般会用作展览展示使用。大西瓜就像一个(yígè)网红招牌,以此来吸引更(gèng)多的消费者,到瓜园去购买西瓜,带动销售那些在瓤色、口感、果型上更加丰富的优质(yōuzhì)小型西瓜。 新京报:普通市民(shìmín)如何挑选西瓜? 许勇:很多人问我挑瓜技巧,我说你不用挑瓜的(de)(de)技巧,因为现在上市的生瓜和品质(pǐnzhì)差的西瓜(xīguā)几乎没有了。现如今,瓜农有一系列办法来保证西瓜的品质。在西瓜的种植过程中,种植户会标记每一个瓜的授粉日期,从而保证西瓜的生长时间,达到成熟上市期再进行采摘。瓜农还可以(kěyǐ)通过(tōngguò)科技工具来检验西瓜的成熟度。目前,西瓜市场也(yě)逐渐形成了优质优价的机制,西瓜产品可追踪、可溯源,通过西瓜品牌化的销售,也倒逼了西瓜品质的提升。 此外,西瓜在品种(pǐnzhǒng)培育上也有了大迈进,随着(suízhe)品种的(de)迭代,西瓜的含糖量和货架期都(dōu)有大幅提高,以往西瓜熟后的最佳采收期只有3-5天,现在可以持续近三周时间,给消费者的选择空间更大了,买到生瓜的概率就更小了。 新京报制图/许英剑(xǔyīngjiàn)数据来源:记者据公开资料整理
种瓜如养娃 北京“瓜王”藏着“技术密码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