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武汉有了人形机器人“学校”,“人形机器人进家庭,这是第一步”

体育正文 40 0

武汉有了人形机器人“学校”,“人形机器人进家庭,这是第一步”

武汉有了人形机器人“学校”,“人形机器人进家庭,这是第一步”

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4日讯(记者李琴)“1、2、3,走!”6月4日上午,位于东湖科学城的湖北人形(rénxíng)机器人创新中心(简称“创新中心”)内,身高170厘米、体重70公斤(gōngjīn)的人形机器人“小智”在一群工程师(gōngchéngshī)的注视下,平稳(píngwěn)缓慢地走过一条由沙子、白色砾石、黑色(hēisè)砾石和鹅卵石铺设的平道。 湖北人形机器人(jīqìrén)创新中心大厅摆放着与人等高的人形机器人。 本组图片均由(yóu)记者高勇 摄 当日下午,湖北(húběi)人形机器人(jīqìrén)创新中心在光谷(guānggǔ)数字经济产业园正式揭牌。这是目前全国面积最大(zuìdà)、场景最丰富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,总面积近7000平方米,涵盖23个应用场景,可容纳100多台人形机器人同时开展作业。 “每秒大约走0.8米,沙子地走得快一些(yīxiē),鹅卵石(éluǎnshí)就慢一些。”虽然已经无数次看过“小智”走路的场景,湖北光谷东智具身智能技术有限公司(简称“光谷东智”)嵌入式技术负责人(fùzérén)王远依然目不转睛。他告诉记者,平衡控制是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共性难题(nántí),如何让人形机器人不摔跤,对软、硬件的要求都非常高,涉及运动(yùndòng)控制、路径(lùjìng)规划和视觉导航等多个关键领域。 湖北人形(rénxíng)机器人创新中心展示的光谷东智人形机器人。 今年2月,光谷东智(dōngzhì)由东阳光联合智元机器人、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、灵初(língchū)智能共同成立,致力于成为华中首家具备完全独立生产、研发、交付服务的人形机器人整机厂商。目前,光谷东智人形机器人数据(shùjù)采集(cǎijí)(cǎijí)工厂已在创新中心投入运营,这也是全国首个全场景的人形机器人数据采集工厂。 光谷东智机器人(jīqìrén)在端茶倒水。 记者来到创新(chuàngxīn)中心三楼,一层楼3000多平方米的宽阔空间里,分别搭建出工业、商业(shāngyè)、办公、家居、实验室5个类别场景,细分为超市、酒店(jiǔdiàn)大堂、咖啡店、奶茶店、便利店(biànlìdiàn)、餐厅、公寓家居、会议室、实验室等14个真实场景。端茶倒水、用吸尘器清扫地面、整理超市货架、熨烫衣服、制作咖啡……在数据采集员操作手柄(shǒubǐng)的指挥下(xià),40多位人形机器人“学员”正在学习不同技能。 与其说(yǔqíshuō)这里是人形机器人的动作(dòngzuò)训练场(chǎng)和数据采集场,不如说是一座(yīzuò)人形机器人“学校”。无论是人形机器人还是从武汉生物工程学院(gōngchéngxuéyuàn)等湖北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招募来的数据采集员们,都是边探索边学习。拿起(qǐ)、放下,拿起、再放下……记者注意到,一个简单的“夹瓶子”的动作,数据采集员和人形机器人“学员”一天就要重复500次。 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(zhōngxīn)人形机器人高显示度场景应用示范平台。 “这是人形机器人(jīqìrén)进家庭的第一步。”光谷东智产品负责人楼凯齐说,任何(rènhé)一个动作的学习,都需要持续一两个月,采集上万条数据(shùjù)。比如“夹”这个动作很简单,但对人形机器人而言(éryán),瓶子的放置角度(jiǎodù)、背景和光线的细微变化,都会生成不同的数据,“以此来训练人形机器人在真实场景下,处理任务的稳定性”。 光谷东智人形机器人展示在沙石路上行走(xíngzǒu)。 除(chú)光谷东智外,创新中心内(nèi)还入驻了湖北启灵机器人、格蓝若、手智创新和光谷华汇等多个人形机器人研发企业和院士团队。“数据开放共享的同时,未来或将形成数据交易的平台(píngtái),这样就能减少重复投入,促进武汉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(fāzhǎn)。”他说。 湖北人形机器人(jīqìrén)创新中心外景。 与(yǔ)创新(chuàngxīn)中心相距不远,位于光谷筑(zhù)芯科技产业园内(nèi)的光谷东智机器人(jīqìrén)制造工厂有望在本月下旬实现量产,填补湖北人形机器人制造空白,规划年产能300台。“我们跑得非常快。”楼凯齐直言,虽然国内人形机器人发展迅速,但距离“入户”还有漫长的路要走,“人形机器人进家庭至少还需要5年”。
武汉有了人形机器人“学校”,“人形机器人进家庭,这是第一步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