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岱财评|“链长制” “链”出工业大梁“钢筋铁骨”
海岱财评|“链长制” “链”出工业大梁“钢筋铁骨”
海岱财评|“链长制” “链”出工业大梁“钢筋铁骨”
5月9日,山东省2025年度“十链百群万企”融链固链行动正式启动(qǐdòng)。以强化资源共享(zīyuángòngxiǎng)、增强产业韧性为目标,今年山东将分(jiāngfēn)省市两级举办系列合作对接专场,覆盖10万家以上中小企业。
融链(róngliàn)固链行动是山东实施“链长制”的重要(zhòngyào)抓手,伴随“链长制”优化升级,融链固链在筑强企业协同发展优势方面迈出新步伐。
产业链(chǎnyèliàn)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,山东省委、省政府高度重视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,在全国较早建立“链长(liànzhǎng)制”工作机制,从摸实(cóngmōshí)摸清“家底”做起,逐步梳理明确67个重点产业领域(lǐngyù),提炼形成19条省级标志性产业链,在此基础上广泛(guǎngfàn)链接土地、资金、人才(réncái)、数据及外经贸等要素。每一条(yītiáo)产业链,都是一根以规模效应抵挡市场(shìchǎng)波动(bōdòng)不利影响的工业“强筋骨”:测算显示,2024年19条标志性产业链规上企业数量超3.6万家、实现营收近11万亿元,均占全省的90%以上。抓好标志性产业链建设,就等于抓稳了工业增长大局的主体。
每一条产业(chǎnyè)链,也是山东以制度创新释放产业张力的生动实践。伴随科学技术与市场需求变革,产业链始终处于更新完善中,“链长制”很重要的一点也在(zài)于其动态调整性:根据经济格局、运行逻辑、规则(guīzé)体系发生的演变,“链长”发挥产业组织者作用,带领各方把握(bǎwò)机遇、应对挑战。由此(yóucǐ),存量焕发新活力:在潍坊,潍柴雷沃“链”起潍坊、临沂、日照等地(dì)的农机产业板块,建立起从零部件(língbùjiàn)生产到整车制造较为完整的智能农机装备产业体系;在威海,海工(hǎigōng)装备制造形成“出门即是配套商”的产业环境,“蓝色”动能持续强劲。增量则跑出加速度:本轮(běnlún)“链长制”升级优化,以“国家有需要、市场有前景、山东有基础”为原则,仪器仪表、激光装备、体育用品(tǐyùyòngpǐn)等优势特色产业,人工智能、新能源电池、人形机器人、商业航天(hángtiān)等新兴产业被纳入重点产业链,山东工业大梁多维(duōwéi)支点正蓬勃成长。
人们常以“龙”比喻产业链,每一条产业链想要更快更好地(dì)向高向新(xīn)跃升,离不开各个节点都配合默契、协调有力。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为例,上游锂(lǐ)矿开采、中游电池制造、下游整车装配构成纵向主链,再加上周边充电设施、智能网联、电池回收等横向支链,整个(zhěnggè)立体网络有将近400个关键节点,产业链、供应链一体两面互为支撑。当前外部压力持续加大,伴随“链长制”升级优化的,是(shì)山东以市场(shìchǎng)为导向、以供需联动为路径,帮助各个节点更加紧密地“咬合(yǎohé)”。
这个过程中,山东紧紧抓住供应链数智化升级为提升(tíshēng)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带来的(de)新机遇,瞄准工业品编码(biānmǎ)复杂、数据标准化程度低等痛点,引入大型企业(qǐyè)搭建(dājiàn)平台,支持更多中小企业融入供应链。一头拉动数字(shùzì)技术等新技术延链落地:在一些大型化工企业,部分零部件已能实现系统自动补单;一头加快(jiākuài)填平从生产线到大市场间的洼地:海尔构建的数字孪生平台,将1985家供应商、126个生产基地纳入虚拟仿真系统,带动订单响应速度提升40%,库存(kùcún)周转率提高35%。这每个节点上积累的效率提升,最终将转化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整体竞争力(jìngzhēnglì)。
作为北方地区经济发展战略(zhànlüè)支点的山东,工业(gōngyè)是比拼实力、展现担当的“主战场”。在多年来体系全、韧性强等已有优势上,山东深化“链长制”机制、强化产业生态韧性培育(péiyù),工业脊梁实力强、底气足,一个(yígè)工业大省基业长青的动人画卷正徐徐舒展开来。
(大众(dàzhòng)新闻记者 付玉婷)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